阅读历史 |

第177页(1 / 2)

加入书签

御书房内,只剩下荀允和与郑阁老?。

郑阁老?这会儿已经不只是艳羡荀允和有个好女儿,更羡慕皇帝对荀允和的宠幸,荀允和这十几年来确实替朝廷立下汗马功劳,但皇帝对他的偏爱也不是零星半点。

“述之,你该怎么谢陛下?”

荀允和已回过神来,往地?上一跪,“陛下隆恩,臣无以回报。”

皇帝摆摆手,“该朕谢你才是,你生了个好女儿啊,朕这脑门?哪,已许久不曾这般舒适了。”

是生了个好女儿,不是养了个好女儿。

荀允和回到?内阁后,撑着额久久难以平复,他素来是个细心的,过去照顾她们母女俩便是,如今亦然,很快想到?徐云栖在官署区该在何处就?餐,该在哪儿出恭,不消片刻,唤来属官,将一应事务安排下去。

太医院就?在正阳门?内,前面是礼部,斜对面是户部,离着裴沐珩也很近,北面是钦天监与鸿胪寺,南面紧邻宫墙,刘希文?将陛下旨意一宣,合着贺太医写?好对牌,交待如何关照徐云栖之类便回去了,他一走,太医们纷纷涌上来给徐云栖道喜。

有了上回营救燕少陵之壮举,太医院的太医对着她没有不服的,除了少数老?学究瘪瘪嘴,对女子行医不屑一顾,其余人均簇拥在她身侧,问她师承何人,曾去过何地?云云,其中最高兴的要?属年轻的韩太医了。

韩太医今年二十又二,是太医院年轻一辈中的翘楚,也是范贺两位太医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对象,上回燕少陵一事后,韩太医便与贺太医表明,想从徐云栖学针灸之术,贺太医念及熙王府,予以拒绝,如今人到?了跟前,贺太医心里?便有了计量。

大晋太医院有製,每次出诊,皆有两名太医为伴,二人轮流把脉,商议开方子,连着熬药也有人看守,无论是皇帝或娘娘入口之药,均需两位太医署名,虽说搭檔时常会变,久而久之,也有各自配合默契的人。

贺太医于是跟徐云栖引荐了韩林,徐云栖自然认出韩林便是那日?在校场帮着燕少陵拔竹篾之人,此人胆大心细,冷静敏捷,倒是个人才。

韩林也毫不避讳,朝着徐云栖长长作了一揖,

“往后还请荀大夫多多指正。”

徐云栖看出贺太医的打?算,太医院会针灸之术的人不多,精通者更是凤毛麟角,贺太医想让她把韩林培养出来,徐云栖自然乐意将本?事传承下去,只是在摸清范太医底细前,十三针等闲不敢示人。

“指正不敢当,请韩太医多为照拂。”

二人的班子暂时就?议定?了。

混了个脸熟,贺太医便打?算给徐云栖腾个值房出来,往后起?居饮食也一概要?照料,正踟蹰着,内阁来了一位官员,将贺太医考虑的都考虑到?了,没考虑到?的也思量周到?,甚至还遣了个小内使来,专职跟着徐云栖,贺太医便知是荀允和的意思,遂一一照办。

眼看天色渐晚,徐云栖带着银杏告辞,回到?王府,便由着人请去了锦和堂。

熙王夫妇显然已经收到?了消息,夫妻俩神色各异盯着徐云栖。

徐云栖看了一眼婆母脸色,将今日?之事小声解释了一番。

熙王妃心情着实算不上好,珩哥儿媳妇注定?是没法相夫教子了,难过归难过,她也很清楚,这事由不得?她不接受。

唯一的安慰大概是她今后以“荀大夫”身份行走内衙。

熙王府面子是保住了。

熙王问起?皇帝的病况,徐云栖一一作答,得?知儿媳妇一次便稳住了皇帝病情,大吃一惊,据他所知,有这等本?事的只有当年在世的柳太医,柳太医是怎么死?的,没有人比熙王更清楚。

熙王脸色有那么一瞬的暗沉。

只是很快,他面上又浮现如常的温和,哈哈一笑,“好样的,老?三媳妇,你给咱们王府争光了。”

“你累了,快些回去歇着。”

徐云栖连忙告退。

等她离开,熙王妃瞪了熙王一眼,“你这般高兴作甚?她这会儿成了太医,往后怎么办……你也上点心,不要?再无所事事整日?喝酒听戏了。”

换作过去,熙王一定?好好安抚妻子,今日?他却没有心情,草草说了几句便宜话,便离开了锦和堂,回到?前院书房。

天色彻底暗下来,廊庑下的宫灯次第点燃,外头传来管家高亢的嗓音,

“三爷回府了……”

一墙之隔便是正厅,他甚至听到?裴沐珩与管家交谈的声音,其中提到?了徐云栖。

熙王独自坐在暗沉的窗下,深深吸了一口气,忽明忽暗的光色打?纱窗滤进?来,照亮他一截衣摆,一隻狰狞的蟒龙触角依稀可辨,触角随风浮动,如同暗夜里?蛰伏的猛兽,颇有几分?随时苏醒的迹象。

三十年了,他无数次想过放弃,也屡屡告诉自己,被皇帝排斥,何尝不是另一种保护,他这辈子便安安分?分?做个王爷,战时出征,闲时享受天伦之乐,未尝不可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